游 波
光大养老北京东城区老年公寓住着100多位长者,他们有一个风趣幽默的“开心果”老师——游波。她是一名地地道道的90后,1993年出生,自毕业后就一直奋斗在养老事业中,已经在公寓工作三年了。当清晨走进公寓,一声声悠扬、动听的歌声,一下下清脆有力的节拍声“1、2、3、4”就传入耳中,这就是游波在带领长者做活动。这个长着孩子气圆脸、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姑娘,像一股清泉注入长者们的心窝,深得大家的喜爱。公寓中的一位爷爷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,由于老伴的去世和疫情封闭式管理,爷爷的情绪受到影响。游波在工作之余,总会抽出时间陪爷爷玩玩智力游戏、写写古诗,饭后陪他散散步,每天的陪伴让长者感到了温暖,急躁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。爷爷远在美国的女儿写来了一封封暖心的感谢信。面对长者和家属的赞誉,游波认为这是一种激励,是鼓励她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己、快速成长的动力。她说:“今后会一直带着对养老工作的热情,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位长者。”左小亮
左小亮来自内蒙古,1993年出生,现在是一名养老顾问。在公寓里,长者见到他,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“左老师”。“我学会用微信啦!”齐奶奶迫不及待地向四周的老朋友们展示她的“学习成果”,站在一旁的小左欣然一笑。教会奶奶玩微信,小左用了一个多星期。在院里,小左就是长者们的手机顾问,“学生”的平均年龄都在七、八十岁左右。从最简单的如何注册微信、添加好友开始,到拨打视频、语音聊天,他一步步地、耐心仔细地教每一位长者,有的长者甚至还学会了上网看新闻、刷抖音、听音乐等等。学会使用微信后,很多长者成为了忠实的生活记录者,楼顶的花开了、今天吃了什么、做了什么,都会发个朋友圈和家人朋友们分享。长者们说:“在长时间的疫情封闭式管理中,左老师帮我们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娱乐消遣方式。在此期间,虽然子女不能亲自前来探望,但是每天与他们的隔空视频互动,也是一种让儿女放心、安心的暖心方式。”张 倩
张倩来自西安,1995年出生,现任二楼护理组长,在公寓已工作三年。由于疫情原因导致护理人员极度缺乏,她带领二楼护理团队投入这场“战疫”长达3个月的时间。从封院开始,她经常加班加点,抹布、拖布、体温计、记录本、餐车…… 这些物品是她每天工作的必需品。“奶奶该吃饭啦,今天天气有点冷,记得多穿件衣服,下楼记得戴口罩。”“爷爷奶奶都挺好的,您就放心吧!”这些暖心的话语时常萦绕在长者和家属的耳畔,他们由衷地称她为贴心“小棉袄”。她照顾的每一位长者都年事已高,她从未抱怨过工作的辛苦,总是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,去耐心、细致、温情地陪伴每一位长者。面对家属和领导的赞许,她说:“养老工作从不需要华丽的语言,只需用简单的心,做温暖的事就足够了。”